2025年3月30日星期日

創作日常130 - 不同發表平台的不同要求

最近整理並安排發表一組圖文創作,
決定採用兩種平台進行發表。
一是出版圖文書,
出版社要求圖片需達到 300dpi 的解析度,
否則印刷出來的圖片將不夠清晰。  

另一平台是展覽,
將圖文作品裝裱在畫框內,
掛在工作室的牆上,
以展覽的形式呈現給觀眾。  

在工作室開放展覽期間,
有畫友和觀眾坦率地提出了一些建議:  
「作品可以選用有紋理或有顏色的紙張進行印刷」、
「畫框應使用質量更高的材料」、
「數碼作品需要標明限量印數」等。  

我原本只是想以簡單的方式來展示這些圖文作品,
配合新圖文書的出版。
原來若採用展覽的方式來發表作品,
觀眾自然會以「看展」的標準來期待展品的品質。
一如出版社對出版的圖像有解析度的要求。

這些都讓我重新思考將來發表作品的
不同發表平台的不同要求。


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

創作日常129 - 工作室開放日看甚麽?



最近我的工作室參與了一個為期兩天的開放日。
我特別為這個開放日籌辦了一個小型個人展覧
“手繪香港舊物语日常圖文展”。
雖然畫作都是小品但數量較多,
所以用盡工作室所有牆壁都掛不盡已準備好的畫作。
所以兩個展覽日會輪流掛上一些不同的作品。
一脚踢,都幾累人。

和一個參觀者交談,
她說她来工作室不是想看展覽,
而是想看我們作畫的環境和情况。

如果我在開放日祇展覽我的工作室的實况,
我就不用為工作室開放日做準備,
輕鬆得多了。

然而,我又怎會願意讓別人看得到我的毫不修飾的
創作實際環境和状况呢?

我為展覧花費了一個月做準備,
整體安排稍嫌粗疏
(很多認識或不認識的觀眾
都有給我很多的改進建議),
但不怕展覽給人看,
畢竟這是我主動地想觀眾看得到的東西,
其中有將一些工作室的
不想人看到的私隱埋藏了。

展覽內容及質素可以不斷提升,
但私隱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