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星期一

創作日常126 - 成功尋找到一個隱藏的稀有讀者



2023年年中,Threads平台正式登場。
這是一個以文字為主的分享平台,
使用者可以附上圖片或錄像來輔助表達。
我喜歡寫文,而當時正好展開了工作室的創作生活,
因此Threads推出,
我便開始在平台上發表對創作生活感懷的短文。

對我來說,Threads更像是一種復古平台,
它其實是在2000年代非常流行的博客(Blog)的袖珍版。
每篇文章的字數限制在500字內,
而Blog的篇幅則可以長達6,000字。
正因如此,
在Threads上寫出的文章都非常簡短。
到2024年秋季,一年下來,
我寫了百多篇短文+配圖。

適逢我的工作室計劃在年末舉辦開放日,
我靈機一觸,
將這百多篇短文結集成一本小書,
並計劃在開放日首次發佈。
這樣一來,
我的工作室在開放日就有了一個主題,
有了一件事件發生。

在Threads發文時,
我並沒有特別設定目標讀者,
有所思有所感就寫。
但當決定將這些短文結集成書時,
問題就出現了——
這本冷門題材又
沒有瞄準某一種目標讀者的雜文書,
通常很難吸引購買者。
所以,工作室開放後,
書可以公開發售了,
我也沒有安排公開發行,
明知難有購買者的低效銷售安排會浪費大量資金。
所以我選擇了用一種簡單的郵購方式售書,
提供本地包郵服務,書就可以長賣長有了,
拉長時間尋找隱藏的稀有讀者。

前幾日,一位年輕的創作者看了我的書後告訴我,
這本書啟發了他,
讓他重新燃起他的創作熱情與初心。
我想,他應該不是因為讀了我那些雜亂無章的短文,
才有所感觸的。

我大概明白他為什麼會這麼說。

無論如何,聽他這樣說,
我當然感到十分開心。


創作日常125 - 我的一個小型個展的生命周期

一個小型個展,籌備三個月,展覽兩個下午,拆展一個小時,閉關昏迷三天。然後半醒,構思下一個小型個展。

2024年12月5日星期四

創作日常124 - 工作室的展覽裡的二十四節氣




最近在工作室舉辦了一個小型個人作品展:
「黎兆麟工作室創作日常新書發佈會及受牽連的畫物展」。
展覽重點展示我的新書,
以及介紹我如何構思這本書的
創作因緣與製作花絮的文字稿。

文字展示稿的觀眾較少,
因為觀眾需花約五分鐘自行閱讀,
但很少有人願意這樣做。

觀眾對展覽中的“受牽連的畫物”卻頗有興趣,1
幾乎所有人都是因為我展示的一幅二十四節氣(夏至)的
「新派水墨畫」而與我攀談,話題各異。

其中一位觀眾問我有沒有畫二十四節氣的大寒。
我回答說有,但現場沒有展示。
並告訴她我在2022年整年跟著每一個節氣,
畫一幅對應該節氣的“新派水墨畫”。
一個節氣循環畫了二十四幅。
期間我開了IG帳號,
之後畫的作品都有放上IG。
她於是在手機猛掃我的IG圖片,
最後對我說:“找到了,是否這幅?”
我回答說:“就是這幅。”

我見她的面容有些激動,
隨後告訴我:“我是在大寒生日的,謝謝。”

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只好回應:“哦!”

其實我應該在當時現場預祝她生日快樂的!

2024年12月1日星期日

創作日常123- 《黎兆麟工作室的創作日常新書發佈會及受牽連畫物展》的生活感


2024年12月1日是工作室開放日的第二天。
感謝前來探訪的老師、親朋好友、畫藝朋友及其他訪客。

今日的訪客大部分只是
稍微看一看工作室的展品,
然後與我交談。

有趣的是,對話一展開,
絕大部分談話都與日常生活有關,例如:

*如何找好老師教女兒素描
*畫畫如何有助養生
*喜歡畫畫的小孩會自發畫,不用迫
*創作需要資金,購買一切都要花錢
*村上春樹的新小說還未看
*跌傷影響退休生活
*二十四節氣,地球病了
*為療愈而畫的作品通常有很多重複的圖案
*你每天在工作室待多久
*妻子有沒有怨言?
*張家的沙發好大,哪裡買的?
*你的書有些很舊,儲了幾多年?
*家具和書籍可以去Carousell賣
*我也想要工作室,家裡到處都是貓毛,妨礙畫水墨畫
工作室如何申請?
*畫框是淘寶貨還是本地貨?
*為什麼工作室這麼乾淨?
我回答:因為開放日前我特意
佈置這個展覽並清理消毒過。
平常亂糟糟,不可讓人看到!

沒有人仔細留意過我想分享的書籍內容。
他不能用十秒看盡你個小型展場,就不會繼續看,
將來主辦展覽要用十秒來做量度尺。

但是,OK的,
出書是手段(means),交流才是目的(end)。

這些展品在開放日後會隨即拆卸,
恢復工作室的創作狀態。
我會回到我的私屬空間,
思考接下來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