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星期二

創作日常109 - 二次觀賞展覽



最近和一位畫友談到人體寫生,
讓我想起活躍於1980至1990年代的唐景森。
他的人體雕塑非常迷人。
我和畫友都上網搜尋,
找到一些唐景森的圖文,
算是加深認識了一這位畫家及其作品。

稍後我找到《誘惑觸覺:唐景森的藝術
(Tempting Touch the Art of Tong King-sum)》
實體書,
能更深入認識這位藝術家。
這本書是香港藝術館於2014年出版的展覽畫冊,
印刷非常精美,圖輯也很傳神,
捕捉了作品沉實潤厚的質感;
多篇文章介紹畫家的生平,
讓讀者更了解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和精神。

我當年無緣觀賞這個展覽,
但翻閱這本畫冊卻有正在觀賞展覽的感受。
閱讀有完整內容的畫冊比
散亂的網上資料更有溫度。

畫展最好出畫冊(實體書或電子書),
以擴大展覽的時空。

2024年10月28日星期一

創作日常108 - 反叛精神


藝術思潮的發展動力,

很多來自反叛精神。

西方近代藝術思潮的急速更替,

其中不少是由反叛精神驅動。

一些新的藝術主義的誕生,是對舊藝術主義的反叛。

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在某些階段,

其實也是由反叛而來的,

只是不如西方那樣快速。


回到個人層面,

我有些從事創作的朋友,

性格都非常反叛。因為反叛,

他們的創作常常有新意。

這應該是因為他們擁有天生的反叛氣質,

自然體現在創作理念和表達上。


一般創作人都擁有天生的反叛性格。

否則就不會從事創作。

但創作人的藝術理念未必相同。

不同創作理念的藝術家,

如果都有強烈的反叛精神,

若相遇,互相反叛,

一定會激發出許多藝術創意和爭論!


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

創作日常107 - 回憶的載體



最近在整理舊作品,
發現很多作品,
現在不太喜歡它們了。
不一定是因為自己進步了,
對作品的要求更高。
很多時候只是因為事過境遷,
作品仍勾起了一些不快的回憶,
於是對作品產生了負面情緒。

有些作品現在仍覺得還不錯。
這些畫有些是靈光一閃而創作出來的,
有些是當時通宵達旦充滿能量畫出來的;
有些是在特殊的環境下,結合當時情感畫出來的。
現在一定“畫唔番”,無法再畫出來了。
我好懷念那時的情懷。

創作多多少少都帶著特殊的情感。
創作的成品成為回憶的載體。
無論創作的成品做得好壞,
都記錄著當時創作的心情。


自己最清楚的是,
舊作情深。



2024年10月25日星期五

創作日常106 - 作品也有低落情緒



黎兆麟 - 繁花 水墨作品2024(局部)

最近有位畫友狀態極佳,
這幾個月來參加了多個畫展,新作不斷。
與他交談時,他提到參與的畫展大多是在半年前承諾的。
那時他的創作力很強,
完成了不少作品,
正好可以用來參加這一輪的多個畫展。
但他表示,最近他的創作執行力較差,
狀態不佳,無心創作,認為需要休息一段時間。
因此接下來的半年將會較少參加展覽。

我非常同意他所說的,
創作力澎湃時要盡情創作。
創作往往是感性行為。
如果情緒不對勁無心創作,
即使勉強創作出來的作品也會告訴我不要發表,
他也不在狀態,不想見人。

2024年10月22日星期二

創作日常105 - 小宇宙大世界




近日開始有很多小型工作室的廣告,
提供面積由數十呎至數百多呎的
小型工作室以供租用。
這些小型工作室多由
工商廈大面積廠房或工作間改裝,
分佈香港各區。

2024年樓市低迷,
很多工商樓的業主積極改裝物業,
以創造新形式物業開拓新客源,
其中看準有極大需求的小型工作室市場,
所以陸續進佔這個市場。

大型工作空間向來都有,
但租金高昂,
非一般個體戶負擔得起 (多人夾錢租共用好麻煩)。
其實很多人祇需要一個小小的私人工作間,
就足夠進行他們的創作或一般文職業務的工作。

小型工作間因物業價格下跌,
租金開始下降至較多人可以負擔的水平。

得知不少年青畫友都開始物色小型工作室了。

2024年10月20日星期日

創作日常104 - 畫友的聯誼活動




















黎兆麟 - 九龍寨城花園 速寫作品2024

志趣相近的畫友們聚集在一起,
組成了一個藝術群組。
但並不可能天天談論偉大的抱負,
只有在舉辦大型活動時,成員才會‘埋位’工作,
這樣的藝術群組顯得過於‘硬橋硬馬’。
即使群組的目標是實現偉大的抱負,
在舉辦大型活動之外,
仍需要安排一些聯誼活動,
以增進成員之間的感情。

聯誼活動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雅集、寫生、觀展、外遊、茶聚等
適合集體行動的活動,
並加入一些與藝術相關的內容和主題。
例如,外遊可以安排美術館一日遊,
寫生活動可以結合古蹟遊賞,
以增添活動的藝術趣味。
參加聯誼活動時應放鬆心情,
全心投入其中,與畫友多多溝通,
共度美好時光,達到聯誼的目的就足夠了。

2024年10月13日星期日

創作日常103 - 好頭好尾

 



日前在一畫展場地,
幾個畫友要一同商討一些事項,
於是向畫展主辦方借用幾張椅子,
放置到展場一邊圍坐。
開會之後各人一哄而散。  

主辦者遠遠看見我,
趕過來催促我盡快將椅子搬回原位,
因為他們的活動也快開始。
我們才懂得一同匆忙將椅子搬回原位,
並連聲致歉。  

面紅耳赤地自我檢討,
做人做事真要做得到 "好頭好尾"。
有借有還未足夠,
損壞了要修復、
弄污了要清潔、
垃圾要自己帶走,

日前,在一個畫展場地,
幾位畫友想要一起商討一些事項,
於是我們向畫展主辦方借用幾張椅子,
放在展場的一邊圍坐。
會議結束後,各人便一哄而散。
主辦方遠遠看見我,
急忙趕過來催促我盡快將椅子搬回原位,
因為他們的活動也快要開始了。
我們才意識到必須匆忙將椅子搬回原位,並連聲道歉。

我面紅耳赤地自我檢討,做事做人真要做到「好頭好尾」。
有借有還還不夠,
損壞了要修復,弄污了要清潔,垃圾要自己帶走。
原來這也是借用場地舉辦藝展的場館要求。

2024年10月11日星期五

創作日常102 - 激活創意


晚上我收到韓國女作家韓江
獲得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
於是我到常光顧的網上書店購買她的作品,
但搜尋卻無果,書店沒有任何韓江的作品。

稍晚我再次到網上書店瀏覽,
竟然出現了幾本韓江的小說。
於是我逐本查看內容介紹,最終選擇了《素食者》。
在付款的過程中,購物籃彈出沒有存貨的訊息
看來所有存貨瞬間被其他人搶購一空。
在查看其他幾本小說的時候,
唯獨《永不告別》還有庫存,
我立刻購買了這一本,希望能先睹為快。

我不常閱讀韓國文學,
不同地區的文化創作總有其地域特色。
閱讀韓國文學對我來說可能會帶來一些新的感受,
這一定會有助於激活我的創作思考。



2024年10月7日星期一

創作日常101 - 藝術無處不在


遊日本,
我參加了「上高地」的一段行山活動,
終點是在「上高地」的資訊中心。
到達時,我看到一個畫展的海報,
展覽題目為「上高地棲息的野生鳥類」。
可惜展場已經關閉,
我無緣觀賞這個專題畫展。

我想,那位畫家一定是在行山時到處觀察,
尋找野鳥的踪跡,進行寫生和攝影,
多重享受。

如果我能參觀這個展覽,
這次活動就可以同時行山和觀賞展覽,
雙重享受。

資訊中心還安排了畫展,
真是藝術無處不在!
藝術已成為生活日常。

2024年10月3日星期四

創作日常100 - 第100篇的創作日常




寫作《創作日常》的筆記約一年,
寫到這篇時,剛達到100篇。
這些筆記是在我剛開設了個人工作室後,
開始進行個人持續創作,
對創作的生活日常的「感思纪錄」。

創作,除了創造作品,
也創造了很多與創作有關的生活日常。
生活中多了這一個創作的新元素,
產生了許多生活中的新鮮領域,
供我體驗和享受。

其實經過持續創作實踐,
創作日常已經融入生活日常。

創作日常於是變得十分尋常,
卻需要倍加珍惜,
並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