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0日星期一

創作日常99 - 畫展中的個人簡介



我參與過一些聯展,
大多數聯展要求參展者提供一段個人簡介,
通常字數限制在300字(中文字)以內。
這段個人簡介的目的是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參展者,
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過去的工作經歷、修讀的課程、
參與的畫展、獲得的獎項,以及哪些作品被誰收藏等。
通常來說,300字足以涵蓋這些資料。

在某次聯展中,字數限制降低至100字以內,
這迫使我必須對內容進行取捨,
選擇我認為最重要的資料,
以便觀眾能聚焦於我所強調的特定範圍。
字數越少,信息越簡單,
重點就越突顯,
卻可能無意中反映了個人的創作真心。

觀眾一看,便能更了解參展者是個怎樣的人。


2024年9月29日星期日

創作日常98 - 誰裝飾了誰的夢



黎兆麟 -  感自《洛神賦圖》的湮遠情意 - 草木有情 (小品版)水墨作品 
(2023年4月 水墨設色紙本 44x44cmx6)


前一陣子,
我讀了一些中國藝術史,
興致所至,
我畫了一套六幅傳統草木水墨畫,
以小品的形式進行創作
(感自《洛神賦圖》的湮遠情意——草木有情(小品版)
(2023年4月 水墨設色紙本 44x44cm×6))。
畫完之後,我並未考慮發表,
於是將這套小品畫暫時收藏起來。

後來我家中買了一張梳化(sofa)。
為了裝飾這張梳化,
我將這套小品畫掛在梳化後的牆上。
一位朋友看到這個「梳化+小品畫」的家居組合後,
給我提出意見,
認為它們並不合襯。
他建議最好配襯另一張梳化!
其實,換畫比換梳化容易。
這位朋友建議我換梳化,真是非常厚道。

從這件不算有趣的趣事中,
我感受到,許多人購買畫作是為了裝飾家居,
而保值或收藏則僅屬於少數人的購畫目的。
希望能多賣畫的創作人,
必須從這方面多加考慮。
因此,裝飾性較強的畫作一般會比較容易賣出。
我上述的那一套六幅小品傳統草木水墨畫,
要裝飾一張普通的梳化也很困難,
要賣出去就更加困難了!

其實,我現在想畫一套尺寸更大的傳統草木水墨畫,
這樣就更難配合家居環境及傢俬了。
但我一開始就想著要用來展覽,
這樣創作的動力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__________________

感自《洛神賦圖》的湮遠情意 - 草木有情 (小品版)
(2023年4月 水墨設色紙本 44x44cmx6)





2024年9月14日星期六

創作日常97 - 後創作的快樂展示




最近我參與了一個聯展,
參與的畫家多達六十位。
我認識了其中幾位畫家。
我之所以能認識他們,
是因為他們在幾天的展期中,
天天抽出大量時間到場與觀眾交流。
我雖然只是偶爾到場,但總能碰上他們,
漸漸地就和他們攀談起來。

這幾位畫家有一個共通點:
他們熱誠投入自己所鍾愛的創作生活和作品;
樂於與他人分享他們的創作體會和感受,
也接納他人對藝術的觀感和看法,心靈開放。
與他們一聊起來,
就能天南地北地談文說藝,滔滔不絕。
他們如此投入於創作,
一定非常開心!
用這種態度參與畫展,
感到身心舒暢。
我希望能學習這種創作後的開懷態度!

2024年9月11日星期三

創作日常96 - 作品是要累積的



最近我參觀了一個聯展,
展出了多位資深藝術家近數十年的作品。

一位藝術家在其漫長的創作歷程中,
其創作步伐與進程,
都與其人生經歷及個人性格緊密相關。

有些藝術家不分年月,始終保持創作不輟,
產量也十分豐富;
有些則在某些人生階段進行澎湃的創作,
其餘時間稍作歇息;
有些則如細水長流,經年不斷地保持穩定的創作力。

總的來說,每位藝術家都需全心投入創作,
才能積累豐富的創作成果,並展示給大眾欣賞。

作品需要累積。一曝十寒的創作方式,
很難積累作品和提升創作力。
參觀這個畫展讓我得到這個啟發。

2024年9月3日星期二

創作日常95 - 轉換畫會




最近幾位畫友不約而同,
各自轉換了畫會。
離開一個畫會,
然後加入另一個畫會。

會員轉會在畫會中是常見的現象。
一個已建立的畫會與會員之間的關係,若要有變化,
一定是畫會或會員自身有了新的改變,
才導致畫會與會員之間的關係產生變化。

畫會是由人組成,人以群分,
理念相近的創作人自然會靠攏;
理念不同的則多會最終分離。

因此,畫會會有會員流入流出,
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也反映出畫會與會員之間不斷互動的本質關係。


2024年9月2日星期一

創作日常94 - 爛尾畫

黎兆麟 - 昨日 水墨作品2024(局部)



我創作的畫作中,
畫壞的比率不低,
這些作品成為了爛尾畫。
我會將爛尾畫放在一旁,並不會輕易丟棄。
過些時日,再看那些爛尾畫,
我常會有新的感受,
這能觸發我用新的表現內容或技巧去繼續創作,
最終將它們完成為一幅幅的新畫。
爛尾的作品有時也能復活。

不過話說回來,新畫與爛尾畫已經很不同了
可以說,這並不是爛尾畫的復活,
說它是創作了另一幅新畫更為恰當。

如果爛尾畫能成為創作新畫的靈感泉源,
那就不應輕易丟棄。
因為靈感得來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