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5日星期日

創作日常49 - 誰選擇誰 - 創作人 vs 創作媒介


黎兆麟 - 立秋仍綠 水墨作品2024(局部)



我先前修讀了一個藝術創作文憑課程。
最初開學時有二十多名學員,
到了課程結束時,學員只剩下十多人,
流失率約30%。
學員流失的原因包括:
除了有一名學員因生活變遷而無法繼續修讀外,
其他學員則是因為發現課程教授的創作媒介
並不適合自己的興趣。

其中一名學員曾表示,
若要學習到能掌握這種媒材進行創作,
至少需要三兩年。
但她發現對這種媒材的共鳴感不大,
因此不想浪費青春繼續學習。
她寧願回歸到自己熟悉且較合興趣的媒材進行創作。
這位同學後來轉修了她擅長的創作媒介課程,
開心學習,開心創作!

而留下來繼續進修這個課程的同學們,
都非常喜歡這個創作媒介,
當然也開心學習,開心創作!

我認識的一些畫友,
他們擅長的創作媒介真是很罕有的,
有些甚至是我想象以外的。

我有時會想,
是他們選擇了某些創作媒介,
抑或是某些創作媒介選擇了他們?

或者應該兩者皆有。

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

創作日常48 - 創作也有情緒


黎兆麟 - 燥動年份 水墨作品2024(局部)


在2024年龍年新春的這幾天,
我從各種媒介和公共裝置中看到很多賀節的龍的圖像。
其中許多龍的造型和型態呈現得十分躁動不安。

在華人社會中,龍被視為吉祥之物,
能主宰萬物。
人們冀求風調雨順,
龍成為最佳的精神寄託。
古時的皇帝也以龍自許,認為這有助於管治社會。

當然,從古至今,
藝術創作中的龍有時也會帶有負面形象。
但在龍年新春的時節,祝賀或期許未來的生活順利,
選擇龍的圖像賀節時,一般會選擇祥和善良的龍圖像,
以營造喜樂的氣氛。

但當我看到不少躁動不安的龍的圖像時,
感到有點奇怪。
為什麼創作者會選擇這些不合喜慶氣氛的龍的圖像?

也許這正反映了創作者內心深藏的躁動情緒。
但這可能會破壞像我這樣的觀者在新春期盼的平和情緒。

在新春時節,
我們總得從好的方向思考,
創作者的躁動可能是想要躍進,
希望能“飛龍在天”吧!

2024年2月15日星期四

創作日常47 - 藝術創作人vs藝術管理人




一位藝術創作人到某個場地舉辦他的藝術創作展,

他希望以一種特別的方式來展示他的藝術創作。

他需要用特別的顏料來油漆牆壁和地板。

但藝術管理人不批准,

因為展覽後無法恢復場地原來的裝修狀態。

這是一個藝術創作人與藝術管理人立場不一致的例子。


藝術創作人希望他的創作能夠毫無阻礙地展示;

藝術管理人則希望能妥善保護他所管理的場地不被破壞,

同時也想堅守物業使用的規則,不被逾越。


藝術創作人和藝術管理人如何進行

溝通、商討及妥協,以促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展覽安排,

這需要雙方努力探索,尋找新的可行方案,

並具備接受改變的彈性和理解對方處境的同理心。


無論雙方的哪一方強行堅持自己的意見,

而不容納對方的可妥協展覽安排,

這當然會影響雙方未來的合作(如果還有的話)。


2024年2月2日星期五

創作日常46 - 手風不順


最近我遇到一位畫家,便問他有什麼新作。
他說最近手風不順,
畫作都不太滿意;
相比之下,去年他非常多產,
創作了不少自己感覺滿意的作品。
他提到他的創作歷程中經常出現這種情況:
有時手風很順,
有時又很差,
就像人生中順境和逆境交替出現,
這是無法控制的。

若是手風不順,他可以暫時少畫些畫,
但有時因為展覽即將來臨,
卻畫不出滿意的作品,
他就要作出抉擇:
是交出手風不順且自己不滿意的新作;
還是交出自己滿意的舊作。

我問他通常會選擇哪一個,
他說要看心情,
以及當時想展示什麼給人看:
是現在的最新動態,還是過去的歷史定格。

畫家提到近期沒有展覽,
所以他不用作出抉擇。他只會暫時停畫,
靜待下一個手風順暢的創作期。

在新春時節,
臨別時我送他一句祝福語:“順風順水”,
畫家聽了非常受落。